首 页
新闻中心
履行职能
自身建设
主题教育
会员风采
民建简介
  要闻动态 通知公告 基层组织 专门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 媒体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 >> 理论研究
 
与党同心,携手共进——中国民主建国会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
来源:天津民建网站    编辑:冯麟   2023-07-19
 
 

与党同心,携手共进
——中国民主建国会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

民建河东区委会副主委 任兴元

  回顾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了党一百年来所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的一个民主党派,民主建国会团结、联络经济界人士,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民建从诞生、成长到发展至今,就是一部与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携手合作,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历史,因此学习中共党史也是重温我们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带领下,不断成长进步的光辉历史,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全面了解自己党派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光辉历史,有助于不断加深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下面我从三个阶段,分别介绍一下民主建国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历史,并阐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为民主建国会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呼吸共命运

  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为争取和平民主团结,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然而,庆祝抗战胜利的鞭炮声还未完全消遁,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逐渐暴露。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推动之下,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成为全国人民的一致呼声,掀起了轰轰烈烈爱国民主运动。在此背景下,民主建国会于1945年12月在重庆应运而生。民主建国会是抗战胜利后由部分工商业资本家和文化教育界知识分子成立的一个重要民主党派。成立伊始,民主建国会就呼吁停止内战,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实现和平统一。
  为推动国共团结商谈,民主建国会创始人之一黄炎培与其他5位国民政府参政员,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邀请,于1945年飞赴延安访问。期间黄炎培与毛泽东有过一段关于“历史周期率”和“民主新路”的著名对话,有人将它媲美于传颂千古的“隆中对”,并称之为“窑洞对”。2012年习近平主席在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座谈时,还谈到了这段对话,认为其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
  此后,民主建国会积极协助共产党,积极组织了南京请愿,揭露“下关惨案”;支持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发起抵制美货、驱逐美军运动;动员工商界,迎接上海解放,民建与中共地下组织齐心协力,紧密配合开展敌后革命斗争,如民建会员把上海碉堡的分布图及时交给解放军,组织人员保护工厂账册、图纸、机器设备等物资,为赢得上海的胜利解放和生产的迅速恢复发展作出了历史贡献。

  二、建国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出谋划策

  建国之初,民主建国会作为新中国政协的重要一员,参与审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作出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国旗、国歌、纪年四个重要决议。其中黄炎培作为副组长参与拟订了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方案,并在纪年的讨论中提出了采用公元纪年的建议,最终得到了采纳。民主建国会还充分发挥联系工商界的桥梁作用,动员工商界踊跃纳税,认购公债,支援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组织工商界支持、配合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项革命运动,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思想改造、“三反”“五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民建会员向全国各界人士发出为抗美援朝运动捐献飞机大炮的倡议,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北京、天津、上海等工商界捐献飞机560余架,其中民建成员捐献170余架。

  三、改革开放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民主建国会努力践行“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积极开展参政议政工作。1979年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宴请荣毅仁、胡厥文、胡子昂等5位老工商业巨子(其中四位是民建会员),“五老”就改革开放、发挥原工商业者作用、利用外资、归侨办厂等问题提出的建议,受到邓小平的肯定。这些为后来发展个体工商业、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方针奠定了基础。
  原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在谈到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时,打了一个很特别的比方,他说:“海外有些朋友问我,你既然是独立的党派,为什么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跟他们解释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在地才能得分,所以你赞成我就反对,你反对我就赞成。我们的政治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共事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要大合唱,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唱大合唱,就要有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的民族党派不是在野党也不是反对党,是参政党,习总书记指出:“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四、学习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对民建自身建设重要启示

  共产党百年历史是必然的吗?我个人认为是从历史长河的角度来看是历史的必然,但是绝不是不是理所当然更不是想当然,而是我党历尽艰辛、充满曲折、多次濒临绝境,从绝望中寻找希望,艰苦卓绝才取得的。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体会这其中的历史规律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学史明理、知古鉴今。
  共产党绝不是近代中国的唯一选择也不是首要选择,近代历史上可以说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方势力都表演过,但是在维护国家尊严、领土完整方面没有人交上满意的答卷。大清王朝的洋务运动也好戊戌变法也好都没改变中国羸弱的局面,从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直到甲午战争的马关条约,太多太多屈辱的条约,中国已经被列强瓜分的四分五裂,丧失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辛亥革命后是北洋政府登上历史舞台,很快袁世凯政府就签订二十一条,后来的巴黎和会又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他们也不能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权益。北伐战争后,国民党政府登上历史舞台,1931年九一八事变,当时关东军只有1万8千人,东北军20万,四个月日本占领了东北,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的华北驻屯军才七八千人,当时驻守京津的宋哲元29军十万部队,国名党政府也同样无法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来来往往、熙熙攘攘,各种力量都粉墨登场,尽情表演过,但是在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上,除了共产党没有人能交出满意的答卷,其他的交出的都是一个比一个惨痛的教训。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那么选择共产党就是理所当然、一帆风顺的吗?我们都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是从此中国革命就是一条康庄大道了吗?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大13个代表中脱党叛党的有7人,牺牲的有4人,最后剩下2个从头走到尾毛泽东和董必武。192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到三河坝分兵,最谷底是天心圩,只剩下800人,团级干部只剩下一个政治委员陈毅和团参谋长王尔琢,这八百人就有朱德、陈毅、林彪、粟裕。
  我们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那是因为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实在处于危机四伏、最低谷的时期,甚至与共产国际联系都断了,但是也因祸得福,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的安排了自己的领导人,遵义会议以前中共的领导人都由共产国际圈定或者包办,陈独秀是马林同意的,瞿秋白是鲍罗廷指定的,向忠发是斯大林看中的,王明是米夫指定的,只有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安排自己的领导人,自己路。当然遵义会议也不是一蹴而就,也是有一系列的努力和量变积累的,1935年1月15日遵义之前,先是12月12的通道会议,毛泽东第一次获得了多数支持,然后是12月18日的黎平会议确定了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1935年1月1号的猴场会议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然后才有了遵义会议,大家都非常熟悉了,遵义会议开始也不是讨论政治问题,是讨论军事问题,后来转变为中央领导人的调整,最后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这些都是党的历史知识,我们学习到这些,了解了我党建党的曲折与艰辛,怎样一次次从千钧一发的生死危机中峰回路转化险为夷,了解了历史的偶然和必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当前国际形势愈加复杂变化,尤其是在局部地区还存在战争的情况下,国际上一些国家已经根据时代的最新特点从军事帝国主义转向经济帝国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是润物细无声,渗透人心,就是和平演变,演变人的思想,尤其是年轻人的思想,教材插图事件的发生就是势力渗透的结果。苏联被美国搞垮的时候,他有多少军队?1991年苏联有399万军队,3万核弹头,2000多枚洲际导弹,但是它包保卫了它的祖国吗?没有。2000多万苏联共产党员保卫住他们的祖国了吗?没有。再联想一下那些被美国颜色革命干掉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倾覆不是始于思想瓦解,网络时代"政权一夜垮台" 的事实让人不寒而栗。
  前两年的香港“占中”的本质就是颜色革命,乌克兰、埃及、突尼斯、利比亚、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南联盟,这些国家都是世界政治停尸房里的冰冷尸体了。不同价值观念对某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冲击已远远大于对于一个国家领土、领空、领海的直接武力威胁,战争已经超越军队和军事层面,省略肉体血战阶段,直取对方人心意志。因此,加强“心防”,就成为第一要务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总结中共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有助于参政党从中汲取自身建设的养分和动力,更好的发挥参政党的积极作用。中共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坚定政治信念是民建自身建设的核心要素。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民主建国会必须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同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风雨同舟。勇于自我革命是做好民建自身建设的重要基础。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尤其是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只有坚持自我革命,才能保持民建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加强组织建设是提高民建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学习借鉴党的组织建设举措,加强引导民建组织过好每一次组织生活,开展好每一次支部活动,坚持“握方向、抓重点、学典型、补短板”的发展建设方向,努力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强化参政议政是民建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参政能力是参政党综合素质的反映,民建要强化参政党意识,树立“立党为公、参政为民”的参政理念,围绕党中央中心工作,紧扣大局,加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做履职有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回看历史,知道为什么历史和人民会选择中国共产党;着眼当下,更加坚定了全国人民跟党走的信念。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赢新时代的“心”战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作为一名民建会员,今后我将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继承和弘扬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努力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不忘合作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扫一扫关注

天津民建微信公众号

 
  • 版权声明 | 天津民建网站所有刊载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联系地址 | 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团结大厦12、13层(300221)
  • 网站备案 | 津ICP备2023001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