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履行职能
自身建设
主题教育
会员风采
民建简介
  要闻动态 通知公告 基层组织 专门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 媒体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 >> 会章会史 >>
 
民建先贤:许涤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开创者
来源:天津民建网站    编辑:冯麟   2025-11-24
 
 

  许涤新(1906—1988),广东揭西人。经济学家。中共党员。1949年参加民建,历任民建第三届中央副主任委员、第四届中央副主席。曾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党组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文化委员会委员,参加“左翼文化总同盟”工作。1949年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和上海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工商局局长,中共中央统战部 副部长,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汕头大学校长。第一、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中国经济的道路》《广义政治经济学》等。

  许涤新,原名声闻,广东揭阳人,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开创者和践行者。许涤新在民主革命时期就积极探索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并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研究的结合上取得突出的进展,其经济学思想十分丰富且极具特色,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十分鲜明而显著的成果,较早开始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作出重大贡献。

  他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研究广义政治经济学,力图写出一部适合中国国情,能解释中国经济现象,解决中国经济问题和未来发展道路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著作。经过多年努力,三卷本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终于在1949年和1954年相继问世。该书被理论界誉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扛鼎之作,许老也因此被尊为中国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先驱。

  1960年春,周恩来总理向许涤新提出,现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已基本完成,应当对它作一个历史总结,并把编写一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任务交给他。于是,许涤新把编写这部著作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化的重要学术实践,他潜心研读经典,“夜半水沸红茶泡,炉边细读《卡毕它》(《资本论》译音)”,反复阅读、深入领会马克思《资本论》的多维意涵,并撰写了45万字的笔记。

  在此基础上,1979年许涤新撰写出版《论社会主义的生产、流通和分配(读资本论笔记)》一书。在这部著作中,他以马克思《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废除以后有关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的提示为线索,具体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并由此构筑自己的理论体系。1983年,他又将这部著作修订再版。1978年,《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一书也开始组织写作队伍重新工作。他拟定了指导思想,编写了提纲,撰写了总序。至1993年,这部200余万字的三卷本经济史巨著,在他的指导之下终于完成。

  1977年,许涤新在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期间,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委托,担任主编,编写一部适合广大干部和大专院校师生需要的《政治经济学辞典》。这部三卷本的《政治经济学辞典》(1980年和1981年出版)集当时国内政治经济学研究之大成,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为提高普及性,1983年,许涤新又主持编撰出版了《简明政治经济学辞典》。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许涤新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并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主编。这两部大型辞书于1980年、1988年先后出版,它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的一次重要阶段性历史总结。这一系列经济学工具书对于普及经济学知识,为经济学研究和服务经济建设实践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纵观许涤新各个时期的经济思想、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贯穿始终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的具体结合,引导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他也因此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开创者和全面践行者。许涤新始终秉承恩格斯的观点,认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不能教条式地理解,而应该把它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许涤新在不同历史时期作出的突出成就,为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是名副其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开创者和践行者。

  来源:民建中央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

天津民建微信公众号

 
  • 版权声明 | 天津民建网站所有刊载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联系地址 | 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团结大厦12、13层(300221)
  • 网站备案 | 津ICP备2023001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