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靖基(1902—1996),江苏常州人。实业家。1951年参加民建,历任民建上海市委主任委员,民建第一届中央委员,第二、三、四届中央常委,第五届中央委员会顾问。曾任常州大成纺织染厂经理, 南京江南水泥厂常务董事、副董事长,安达纺织厂董事、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安达纱厂总经理,华东区原棉联购处总经理,上海大隆机器厂董事长,上海棉纺工业公司经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董事长,上海市爱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爱建金融公司董事长。上海市工商联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第四届执委会副主任委员, 第六届执委会名誉副主席。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今年是中国老一辈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著名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民建先贤刘靖基诞辰123周年。这位爱国实业家曾经创办常州大成纱厂、上海安达纱厂,改革开放之后,党和政府落实原工商业者政策,发还资金,他号召海内外工商业者集资5700多万元,创办改革开放后我国大陆第一家民营企业——上海市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并以80岁高龄出任上海市国际投资信托公司董事长。
1918年秋,刘靖基经人介绍到上海,入宝兴长总号当练习生,拜著名实业家刘柏森为师。刘靖基勤勉好学,加上天资聪颖,很快掌握了经营的技能,深得刘柏森赏识,半年后转为正式职员。1919年至1923年,刘靖基被先后派往刘柏森所办的纺织企业——苏纶纱厂、宝丰纱厂、宝成纱厂任职。当时,因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纱价大跌,国内纱厂损失惨重。为了挽回纱厂的损失,1923年,刘柏森派遣刘靖基驻汉口的宝成纱厂收花处,任命其为该处的副主任。一年下来,收花处为企业获得不少利润,刘靖基也因此得到奖励。
在创办大成纱厂之前,1924年,刘靖基尝试着自己投资企业,开设上海裕靖工厂,自任经理。1925年,他又回到苏纶纱厂,此时的苏纶纱厂已为严裕棠所接办,刘靖基任该厂营业主任,主要负责市场营销,直至1930年。1930年2月,刘国钧(刘靖基族侄,但年龄长于刘靖基15岁)获悉常州大纶久记纺织公司欲盘出,有意收购,但资金存在缺口,诚请刘靖基共同收购接办。由于刘靖基在沪经营与银行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于是,他俩集合50万元资本,接办这个有上千名职工的大型纱厂,改称为常州大成纺织染公司,刘国钧任经理,刘靖基任协理。刘靖基主要在上海负责营业所,那时他才28岁,但已经跻身实业界。黄炎培在日记中记录了与刘国钧、刘靖基的交往:“1931年8月31日,星一,偕朴奇招李升伯、刘国钧、刘靖基功德林午餐。”这说明黄炎培与刘靖基很早就认识。在经营大成纱厂期间,刘靖基也赴日本考察过纺织业。
1948年,刘靖基去香港考察是否有设厂的可能,与黄炎培再次相遇。当了解到中共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后,刘靖基心里安定下来,于是搭乘泛美航空公司的班机飞返上海。刘靖基一回到上海,即被国民党驻沪警备司令部所注意。某日,刘靖基忽然收到上海警备司令汤恩伯的通知,要他全家限期迁离大陆并送来机票。此时,刘靖基留在大陆的决心已定。为了预防不测,他按通知要求,只身到机场佯装离沪,待飞机起飞,便悄然折回躲进医院,迎接上海解放。这一选择成为刘靖基走向新的人生道路的重要一步。刘靖基在90寿辰时曾意味深长地说:“我年轻时理想实业救国,但是旧社会这条路走不通,我从香港飞回上海迎接解放,是我平生最大的选择。”
1950年2月6日,上海遭到美军飞机的轰炸,各行各业许多工厂被迫停产,刘靖基默默地从国外调回20万美元来恢复生产。为了帮助工商界正确对待工人群众和正确处理劳资关系,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劳动局长会议,刘靖基因为在处理企业和谐关系上颇有体会,以顾问的名义参加会议。会议期间,刘靖基积极建言献策,协商解决劳资纠纷的对策,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回到上海后,刘靖基汇报传达会议情况,宣传中央的经济和劳动政策,为上海私营企业劳资关系起到稳定作用。不久,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上海市政协前身)成立劳资关系委员会,刘靖基被推为主任。同年6月,刘靖基出席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在会议前夕,毛泽东邀请刘靖基等人前往中南海寓所聚餐,并在门前热情接待他们。席间,当毛泽东了解到刘靖基是搞纺织工业的,亲切地对他说:“你们跟共产党合作,是有希望的,有前途的。”毛泽东鼓励他们要为人民做好事,要一贯地做下去。刘靖基深受教育,毅然决定:把当时存放在香港的设备、物资和外汇,陆续调回;把在瑞士定购的新机器设备全部运沪安装,前后共计66万美元;在浦东北蔡建造安达纱厂新厂,该厂后改为上海国棉二十八厂。
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周叔弢、古耕虞5位工商界元老。不久,华夏大地出现了3家有原工商业者创办的企业,爱建公司是其中最早成立的公司。1979年6月,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期间,以刘靖基为代表的9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大会提交“筹建上海市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的建议”,得到中共中央、全国政协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爱建公司筹备时间只有短短4个月,认款的海内外人士达1000多人。同年9月22日,上海市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成立,刘靖基出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刘靖基秉承“爱国建设”理念,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经济发展和安排回城知青起了积极的作用。
从刘靖基创办企业的三部曲可以看到老一辈实业家、企业家的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在他的身上体现着以“爱国、敬业、诚信、进取”为内核的企业家精神,是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学习的典范和楷模。
来源:民建中央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