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生活》2025年9月(上半月),刊发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教研部主任吴星辰教授、民建和平区委会财金三支部副主委刘喆撰写的理论文章《坚持“政策赋能”久久为功》,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坚持“政策赋能”久久为功
吴星辰 刘喆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多次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方向,进一步展现了政策赋能下稳固民营经济根基的信心和决心,为民营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坚持守正创新,从“鼓励支持”到“全面赋能”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经历了从“鼓励支持”到“全面赋能”的演变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民营经济发展奠定了政策基调。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并提出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六大举措,包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并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权保护、支持科技创新等具体措施。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些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为民营经济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发展预期。
二、坚持自信自立,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供坚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重要决策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坚定信心和深刻把握,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这一制度的核心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民营经济提供了平等的制度环境。
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框架下,民营经济享有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发展机会。《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民法典》对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作出了详细规定,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我国首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提出多项创新性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确保了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合法地位和发展空间。
三、坚持问题导向,营造政策赋能下的公平环境
确保民营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是政策赋能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为民营经济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首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环境。2018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明确列出了禁止和限制投资的领域,清单之外的领域,各类市场主体均可依法平等进入。这一制度的实施,打破了市场准入的隐性壁垒,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建立,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及部门在制定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时,必须进行公平竞争审查,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效遏制了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垄断,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此外,国家还通过减税降费、优化融资环境等措施,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2019年,国家实施了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2万亿元,其中大部分惠及民营企业。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为民营经济减轻负担、增强活力。2025年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要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提高政策精准度,注重综合施策,对企业一视同仁。”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在政策赋能下,备受期待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民营经济立根固本,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民营企业座谈会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未来,国家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权保护,保障民营企业及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支持科技创新,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民营经济自身也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政策赋能和自身努力的双重推动下,民营经济必将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分别系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教研部主任、教授,民建和平区委会财金三支部副主任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