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履行职能
自身建设
主题教育
会员风采
民建简介
  要闻动态 通知公告 基层组织 专门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 媒体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 >> 会章会史 >>
 
民建先贤:徐永祚:中国第一次会计学术之争
来源:天津民建网站    编辑:冯麟   2025-09-28
 
 

  徐永祚(1891—1959),浙江海宁人。会计学家。1945年12月参加民建,曾任民建第一届中央委员。担任执行会计师职务30余年。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曾任华东行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上海会计师公会常务理事。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民国初年,西方先进的会计技术和方法开始在我国海关、铁路和邮政部门应用,与此同时,古老的中式簿记仍在国内公务、公营和民间流传,有一定的市场。于时,在学术界,开始了是否以西式会计来代替传统中式簿记的论争,其焦点涉及到中式簿记的存废问题,也就是是全盘西化还是改良中式簿记。

  在这场中国会计史上的第一次争论中,西化派的代表人物是潘序伦博士,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徐永祚先生,他俩既是中国近代会计界赫赫有名的权威,也是当时的会计理论界的精英。在争论的过程中,徐永祚指出中 式簿记不能废,也废不了。而潘序伦则主张废除中式簿记,实行借贷会计。争论双方不仅学风正派,而且互相尊重,虽然注重将争论的方式局限于从学理上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是在原则问题上却毫不含糊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为我国会计理论学术界后来讨论学术问题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两派学术之争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后来南京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在“统一会计制度”中,既采用了借贷记账法;又承认改良了的中式簿记,并在商业学校课程中专门作了阐述,这场争论才告平息。这场中式簿记改废之争在中国最终形成了西式会计与中式簿记争相斗妍的局面,从而加深了我国会计学术界对西方会计理论的理解与了解,缩短了我国会计科学与国外会计科学的距离,为以后中国会计科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来源:民建中央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

天津民建微信公众号

 
  • 版权声明 | 天津民建网站所有刊载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联系地址 | 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团结大厦12、13层(300221)
  • 网站备案 | 津ICP备2023001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