蒉延芳(1883-1957),浙江镇海人。1949年11月参加民建,曾任民建第一届中央委员。曾任上海市商会及上海市宁波同乡会理事长,1946年参加上海人民和平请愿代表团,赴南京请愿。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扬子江拖驳公司总经理,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财经委员会委员,华东生产救灾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内河航运局局长,上海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在上海工商界的著名宁波帮人士中,有不少在经济管理和社会公益等多方面都颇有建树的社会活动家,其中有一位,被形容为“经营范围之广,福国泽民之大,环顾国内,殆难数觏,虞洽卿之后,一人而已。”
他就是蒉延芳。开国大典那天,他曾作为上海工商业的代表之一,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了这一历史性事件。
抗战期间,蒉延芳热衷于搞慈善救济事业。凡慈善、教育他无不热心奔走,捐募垫款,为造福家乡和旅沪宁波同乡,不遗余力。为此,他受到同乡们的普遍尊敬,成为旅沪宁波帮的领袖人物之一。
早在1921年,为了给旅沪同乡贫病无告者提供医疗服务,蒉延芳就与当时上海商界名流、同乡朱葆三、方椒伯等人发起创办了四明医院并担任董事。
1933年,蒉延芳参与建造宁波灵桥的筹资活动,其间他出资在家乡建延芳桥。同年5月,为改变家乡交通落后面貌,蒉延芳联合张继光等15人集资70万元,创办宁穿(宁波至穿山)汽车股份公司,修建宁横公路,大大改善了宁波东部的交通条件。此后,蒉延芳又相继在宁波投资宁波太丰面粉厂、宁波永耀电力公司等,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另外,蒉延芳担任旅沪宁波同乡会学董委员期间,配合会长虞洽卿,致力于兴办旅沪宁波子弟的教育事业。直至抗战前夕,宁波同乡会已在沪开办小学10所,在校学生达3460名,成为宁波同乡会成就最显著的一项成果。
1948年12月3日,满载3000多名乘客的招商局“江亚轮”,从上海驶往宁波途中,在离吴淞口外30海里处洋面上突然发生爆炸,导致轮船沉没,罹难者约2100多人,造成了我国航运史上震惊中外的惨案。事发后,遇难者家属群情激昂,认为招商局抢救不力,推诿责任,草菅人命。当时,在沪主持宁波同乡会工作的蒉延芳鉴于死难旅客多为宁波同乡,即以“宁波旅沪同乡会”名义,组织成立“江亚轮惨案善后委员会”并担任主委。他不顾年事已高,奔走于各方之间。负责处理罹难者打捞、认领、安葬、赔偿等诸事项。
来源:民建中央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