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履行职能
自身建设
主题教育
会员风采
民建简介
  要闻动态 通知公告 基层组织 专门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 媒体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 >> 媒体报道
 
中国新闻报:同心八十载 海河之畔话传承
来源:天津民建网站    编辑:冯麟   2025-08-27
 
 

 

  近日,作为纪念民建成立80周年、民建天津地方组织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之一,民建天津市委会“同心同行八十载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座谈会举行。活动参与者来自不同行业,年龄及入会时间各不相同,但他们为一个相同的主题而来:共话传承,共促发展。

  共话传承  以实干书写担当

  对于参加此次座谈会的老中青三代民建会员而言,“传承”已无需用语言表达。

  与会代表之一陈瑛是来自民建和平区委会的老会员,其父亲陈勤远是民建和平区委会原副主委,祖父是民国时期被誉为“油漆大王”的中国涂料工业泰斗陈调甫。“陈调甫先生曾参与创办永利碱厂,后又创立永明漆厂,打破了外国垄断。老一辈民建人实业报国的榜样力量,就在我们身边。”民建和平区委会主委丁一说道。

  民建北辰区工委副主委杨光的祖父是民建会员,曾在“两会”(民建与工商联)合署办公时期担任河北省工商联副主委。民建的种种,融入了祖孙的温情日常。杨光说:“我对民建最初的了解,就是在爷爷的讲述中得来的。”

  “我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不仅因为她有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优势,更因为她具有悠久光荣的历史。”年逾古稀的张士敏在活动中谈到,她1998年加入民建,曾连续担任3届天津市政协委员,撰写了100余篇提案和信息。总结27年入会感悟时,这位老前辈分享的全是提升履职能力的具体方法:“要写出有水平的提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民建天津市委会原副主委冯培英也分享了她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委员的履职经验:“围绕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和百姓关切,结合民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点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提案、建议和意见……”

  语短情长,老一辈的坚守,新一代的担当,在交流对话中薪火相传。

  共促发展  让创新惠及民生

  “14年前,我从山东来天津创业。一路走来,民建先贤的家国情怀,民建的优良传统,始终激励着我。”展恒波分享了创业初期的波折经历:“最困难的时候,独居的张奶奶拿着她的房产证来找我,说要捐给我们渡过难关。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我彻夜难眠——原来民建人的担当,不只是经营企业,更是老百姓以命相托的责任!”如今,作为民建天津市委会企业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河西区政协常委,展恒波不断将行业经验化为建言,为养老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民建天津市委会企业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涌创建了“天津水上记忆博物馆”,并依托博物馆平台发起助学公益活动,助力乡村振兴。这座博物馆收藏着天津水上公园带给几代天津人的美好记忆。而水上公园的落成,源于民建先贤毕鸣岐的提议。近年来,江涌致力于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相关提案促成了知识产权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在天津落成开园。

  座谈会上,旅美12年后加入天津大学医学院的民建天津市直属工委天津大学支部副主委、教授范秋筠的经历和感受,让很多会员产生共鸣。“在医疗领域,因设备昂贵导致的资源分配不均,关乎社会公平。作为科技工作者,我渴望让创新惠及民生。”加入民建后,她从一开始“只会讲智能医学专业建设”,到后来探索“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提案报送全国政协,这个过程让她倍感振奋:“民建教会我的,从来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将个人专业融入国家需求的自觉。”

 

  记者:程小路

  来源:《中国新闻报》2025年8月22日 第5版

 
 

扫一扫关注

天津民建微信公众号

 
  • 版权声明 | 天津民建网站所有刊载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联系地址 | 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团结大厦12、13层(300221)
  • 网站备案 | 津ICP备2023001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