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履行职能
自身建设
主题教育
会员风采
民建简介
  要闻动态 通知公告 基层组织 专门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 媒体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 >> 会章会史 >>
 
民建先贤:冷遹:从辛亥革命中将到中国共产党的挚友
来源:天津民建网站    编辑:冯麟   2025-07-29
 
 

  冷遹(1882-1959),字御秋,江苏镇江人。教育家。1945年12月参加发起成立民建,历任民建监事、常务监事,第一届中央常委,民建江苏省委主委。中国同盟会会员,参加辛亥革命,曾任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水利部部长,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追随孙中山革命。1906年,冷遹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8年策动安庆秋操起义。1911年任同盟会广西支部代理支部长。武昌起义爆发,任广西省民军混成协帮统,出师北伐援鄂。1912年率师开抵南京,任安徽军政府参谋部总长、中华民国陆军第一军第九师师长,被授予中将军衔和文虎勋章。1913年3月,冷遹任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二次革命”爆发,冷遹在徐州拥护和响应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兴师讨袁,失败后流亡日本。1915年,冷遹参加护国讨袁运动,任护国军两广都司令部参谋处处长。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就大元帅职,冷遹任护法军政府总参议、内政部次长(代理部务)。

  寻求“实业救国”“复兴乡村”的道路。1921年,冷遹忧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退出了波诡云谲的军政舞台,致力于实业和教育事业。曾创办江北盐垦公司、永安蚕种场、均益蚕种场、黄墟农场、三益蚕种场,曾任镇江商会主席、镇江水电公司、镇江中国国货公司、四益农场、中建农场、镇江县银行董事长等职;他兴学助教,创办或接办了镇江女子职业学校、京江中学、建东中学、镇江县立初级园艺科职业学校。

  投身抗日洪流,拥护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卢沟桥事变”后,冷遹任镇江县民众组织委员会副主任,有力支援了前线抗日将士。镇江沦陷前,冷遹主持物资沿江西迁,利用商会中的轮船公司,将蚕种近20万张、显微镜多架转运到重庆。冷遹等人还设立了“江苏纺织工业委员会”,在湘南常德漆家河镇筹建了“难民纺织厂”,开展生产自救,有力地支持了抗战事业。

  1939年1月,冷遹、张澜、黄炎培等人联合发表宣言,声讨汪精卫叛国投敌罪行。期间与中共代表周恩来、董必武等常来往来,共商时局,由衷拥护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4年9月,在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支持林伯渠代表中共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呼吁团结抗日。

  延安之行。1945年7月1日,冷遹与黄炎培等六人赴延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前往机场迎接并合影留念。其中毛泽东约冷遹与黄炎培个别谈话一次,这次谈话在《黄炎培日记》里有记载。黄炎培这样写道:“7月4日(星期三),与御秋二人与毛泽东长谈,反对主观主义、正统主义。”毛泽东还赠送冷遹延安毛毯一条。

  投身新中国建设。1949年9月,新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冷遹作为民建界别参加会议,亲眼目睹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升起,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激动人心的一幕。新中国成立后,冷遹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水利部部长、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兼民建江苏工委主委、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等职,成为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挚友、诤友。

  来源:民建中央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

天津民建微信公众号

 
  • 版权声明 | 天津民建网站所有刊载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联系地址 | 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团结大厦12、13层(300221)
  • 网站备案 | 津ICP备2023001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