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履行职能
自身建设
主题教育
会员风采
民建简介
  要闻动态 通知公告 基层组织 专门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 媒体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 >> 会章会史 >>
 
会史撷萃:六大期间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来源:天津民建网站    编辑:冯麟   2025-06-30
 
 

  民建六大以后,为了解决领导集体的老化问题,民建中央于 1993年作出了 “ 积极推进各级组织领导集体新老合作交替,建立跨世纪的干部骨干队伍,核心是各级领导集体的新老合作交替,重点是中央和省级组织,关键是做好近两年工作” 的决策。1993年,民建中央连续召开组织工作会议,研究和探讨组织发展和领导集体的建设问题。

  1993年10月,民建中央召开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着重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开创民建组织工作新局面、如何加强领导骨干队伍和成员队伍建设等问题。会议形成了《关于当前组织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会议以后,各级组织根据以建立跨世纪的干部骨干队伍为目标、积极推进组织建设的要求,制定了相应措施。到1994年6月底,民建会员总数达到59730人。在1994年4月召开的六届十次主席会议上,万国权辞去常务副主席职务,决定由冯梯云担任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

  1995年5月28日至31日,民建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无锡市举行。会议重点是总结交流经验,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会议讨论通过了《民建中央关于当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与此同时,民建中央加强了对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五年来,由民建中央选送到中央统战部培训中心学习、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进修的地方组织领导干部就达 150人 ( 次)。各地方组织通过地方统战部、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的领导干部有数千人,为领导集体建设做好了人才准备。另一方面,根据 “ 滚动交替” 的方针,采取 “ 先进后出” 的办法,在届内增补中央委员会委员 26人,占委员总数的 15. 2% 。全国有25个省级组织届中增补委员 38人,5个省级组织更选了主委,使老化严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减轻了 1997年换届的压力,为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作了组织准备。

  1993年12月,民建六届二中全会增选辜胜阻为民建中央常委。1995年12月,民建六届四中全会增选成思危为民建中央副主席、萧灼基为民建中央常委。1996年3月,民建六届十一次中常委会议增选黄关从、墨文川为民建中央常委。6月,民建六届十二次中常委会议增选喻长林为民建中央常委。10月,民建六届十三次中常委会议增选王宇平、陈政立为民建中央常委。

  民建各级组织在加强组织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成员的思想建设。1993 年至1995 年,民建中央先后发出 《关于组织学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通知》《关于学习 〈邓小平文选〉第一、二卷的通知》《关于学习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 的通知》,要求全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各级组织采取读书班、报告会、研讨班等多种形式,推动成员认真学习。通过学习,成员加深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基本路线的理解与把握,增强了参与改革、建设的积极性和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自觉性。

  为加强在新形势下的思想建设,积极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路子,民建中央于1994年10月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会议就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上海、浙江、吉林、四川、福建等地方组织在会上介绍了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冯梯云、冯克煦分别在会议开幕会和闭幕会上讲话。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充分发挥民建密切联系经济界人士的特点和优势,从发展统一战线的角度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民建中央于1993年9月创办“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孙起孟为名誉社长,庄浦明任社长兼总编辑。随后,又创办了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类杂志《经济界》,1995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冯克煦任杂志社社长,萧灼基任主编。

  1997年4月9日,民建重庆市委成立。至此,民建在全国共建立了30个省级委员会组织。

  来源:民建中央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

天津民建微信公众号

 
  • 版权声明 | 天津民建网站所有刊载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联系地址 | 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团结大厦12、13层(300221)
  • 网站备案 | 津ICP备2023001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