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深化企业改革、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等决策。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确定今后工作任务,同时也为推进民建中央领导机构的新老合作交替,民建全国代表会议于1987年2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组织的会员代表 395名。
1987年2月20日至24日,民建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宋任穷代表中共中央到会祝贺。他在讲话中说,民建自1983年以来,在 “ 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纲领下,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民建还发挥成员在经济管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特长和海外联系比较广泛的优势,面向社会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经济咨询服务和工商专业培训,开展海外联谊活动,协助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为促进我国的 “四化” 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会议由胡子昂致开幕词,汤元炳宣读了胡厥文《关于民建工作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报告认为, 中共中央重申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具有特别意义。民建完全赞同中共中央的重要决策。报告指出,要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政策。应竭尽所能帮助中国共产党做好政治思想领域的这项大事,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育和提高。
会议补选了中央委员28名,首次设立并选举了候补中央委员24名。中央委员平均年龄下降了6. 6岁。为了逐步推进中央领导机构的新老合作交替,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咨议委员会。会议选举咨议委员会委员37人,常务委员16人,选举孙晓村兼任中央咨议委员会主任。这次会议对中央领导机构的调整,是民建中央领导集体在新老合作交替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1987年12月21日,民建四届七次常委会决定接受胡厥文的辞职请求。
1987年 11月,胡厥文向民建中央提出辞去主席职务的请求,建议由孙起孟担任主席。1987年12月21日召开的四届七次常委会,根据中央委员书面答复所表达的一致意见,决定接受胡厥文的辞职请求,推选他为民建历史上第一位名誉主席。会议选举孙起孟为民建中央委员会主席。
胡厥文在担任三届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四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期间,领导全会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全会同志一道开创了民建工作的新局面。他时时关心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建的兴旺发达,为国家为民建举贤荐能,为实现新老合作交替尽心竭力。他高瞻远瞩,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辞去主席职务,在会内外产生了令人瞩目的政治影响。
来源:民建中央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