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履行职能
自身建设
主题教育
会员风采
民建简介
  要闻动态 通知公告 基层组织 专门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 媒体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 >> 会员事迹
 
曹珉:用纸样模传递快乐与祖先智慧
来源:天津民建网站    编辑:冯麟   2025-04-10
 
 

  作为(河西区)非遗曹氏纸样模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民建市委会收藏社副社长曹珉将家族手艺转化为标准化教程。自上世纪90年代起,他的作品通过杂志传播,2000年更被纳入全国统编手工课教材。那些印着虚线折痕的坦克、古建图纸,曾让无数学生在剪裁粘贴间理解立体构成原理。如今在校园里,孩子们正用他设计的模块化纸艺套件,搭建着既能展示榫卯结构,又能电动行驶的改良版模型,曹氏纸样模技艺焕发出勃勃生机。

  胡同里走出的纸样模匠人

  “这项精湛的技艺传承自清代故宫的‘样式雷烫样’,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悠久历史。同时,曹氏纸样模还巧妙地展现了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曹珉眼中透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与热爱。小时候,他在和平区哈尔滨道的老胡同里长大,母亲在服装厂工作,有时把废弃的做衬衣的纸板拿回家,曹珉常在上面写写画画。这个从小痴迷手工的少年,七八岁时便显露天分,用木片削成冲锋枪分给街坊孩童。当木头耗尽,他用纸壳叠成的军车坦克又成了新玩具。

  初中毕业那年,痴迷汽车的曹珉考入某汽车学校。在机械制图课上,他第一次系统掌握绘制技法,这为他以后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6年,16岁的他趴在缝纫机上画了一辆可折叠立体汽车。舅舅提议他去投稿,母亲带着他来到了《智力》杂志社,并投稿成功。

  “当时捧着印有自己名字的杂志,比见着稿费还激动。”这份来自官方的肯定给了他很大的鼓励。母亲毅然拿出100块钱,为他添置转椅、定做书桌,“那时的工资微薄,母亲花了50块钱给我买了一把转椅,我和同学骑自行车驮回来。家中有块大木头,母亲花了50块钱请了位木匠打造了一张写字台。那是我人生第一个工作台,当时的心情啊,真是高兴又兴奋,要知道在那之前我只能在缝纫机上画画。不过直到现在,那台缝纫机我还留着。”

  次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找到了曹珉,希望他进行创作。“我首先设计了飞机模型,后来听说天津第一饭店引进了一批红色皇冠汽车,便跑去观看并研究。当时像是‘井底之蛙’,觉得那车是当时最出色的,于是设计了一个红色皇冠汽车模型。”他的这两个设计作品被迅速发表,出版社给了曹珉80元稿费。之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再次邀请曹珉创作。他想起在电视上看到的汽车拉力赛,设计出一个赛车模型,并很快发表了。这一期刊物的发行量特别好,出版社给了他800元稿费。“这笔钱在当时可谓是一笔巨款。从那以后,我专心致志地做纸样模。”之后,他辞去房管局司机的工作。

  四十年来,曹珉从未停止过对曹氏纸样模这门技艺的思索。他指着桌子上的一张设计图说:“看似普通的纸张,实则对精确度要求很高,差之毫厘,就无法将众多部件精准衔接。”他感叹道,这其中不仅涉及制作者的空间想象能力,更是对手艺精密度的严苛考验。

  “仿真”一直是曹珉的追求。提起作品的制作难度,他介绍,在完成航母纸样模时,长达一米的舰体因纸张延展性问题极易扭曲变形。他借鉴古建梁架原理,在舰体内植入“龙骨”系统。在塑造动物造型时,他捕捉猛虎扑食、骏马扬蹄等动态瞬间,利用纸张折叠产生的自然弧度模拟肌肉线条,以几何切面重构生物曲线。另外,在设计上,考虑到纸质零件排版环节,他说:“能12张纸解决的,你就不能13张,因为13张不合开型,容易造成纸张的浪费,成本就上去了。”

  曹珉的作品类型有十余种,但他格外喜欢制作古代建筑,因为古代建筑中包含的智慧令他惊叹。曹珉曾专程拜访著名古建筑学家王其亨教授,没想到,这次交谈让他深受触动,也影响了他之后的创作。王教授提到学校手工课使用剪刀的安全隐患,回去后,曹珉反复试验,最终研发出“即撕即贴”的工艺:在卡纸上预压模切线,孩子们无需剪刀就能像撕邮票般取下部件,卡纸背面自带环保胶的设计,避免了胶水污染和使用剪刀裁纸时的误伤。这套改良方案既完整保留了古建烫样“以纸塑形”的技艺,又解决了教学安全难题。如今在课堂上,孩子们通过撕贴组合就能拼出完整的古建模型,传统建筑的精妙结构以零风险的方式走进了现代课堂。

  纸样模是咱自己的“乐高”

  在曹珉的工作室里,展架上琳琅满目地陈列着他的各类作品。那些可爱的小动物、炫酷的小汽车、庄严肃穆的古代建筑,还有象征着现代科技的天空空间站、气势磅礴的航空母舰,无一不令人惊叹。“这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乐高’,而且全部都可以拆卸下来,是环保型的‘乐高’。”他自豪地介绍道。

  他指着工作台上的作品说:“这是专门为北京打造的中轴线相关作品,它呈现了北京中轴线的一部分,包括故宫天安门、太和殿以及保和殿等,这是故宫的文创产品,有的已经正式上市了。”2005年故宫建院80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邀他设计太和殿纸样模型。依托故宫提供的建筑图纸,经过三个月精密计算与九次推翻重制,这座按1:218比例缩微的纸艺太和殿诞生了,作品中由150片构件精准复刻九脊重檐,连宫殿台阶上的2008块地砖都分毫不差。

  2008年“中意文化年”期间,曹珉的太和殿与法拉利F1赛车纸样模亮相意大利都灵。有位银发老者连续三日在展台徘徊,原来他是一位专注收藏法拉利全系模型的资深藏家,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眼前的赛车模型竟然不是用钢铁做的,而是用纸做的。临别时,曹珉将赛车模型赠予这位异国知音。

  世纪之交时,天津港停泊的基辅号航母首次被曹珉转化为纸质艺术品。十八年后,当天津全民国防教育协会邀请其打造辽宁舰模型时,他又面临全新挑战:在零图纸、禁登舰的严苛条件下,他凭借公开影像资料反复测算,在98厘米的舰体上再现了1:350比例的真实构造。之后,这件作品以及用2000余个部件复刻古建精髓的黄鹤楼纸样模,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百花奖”评选中同时斩获金奖,传统营造技艺与现代军工美学在纸艺领域实现双重突破。

  为了在2019年国庆节前完成一座大型天安门纸样模,曹珉耗费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如此重大的主题,要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展出,绝不能有任何差错。这件作品由1300个零件组成,仅斗拱就有252个,难度超乎想象。”作品依靠纸质榫卯结构拼接而成,工序极为繁琐,一旦某个零部件出现一毫米的误差,后续的误差便会累积,最终导致无法安装,所有前期工作都将前功尽弃。历经无数次试验与修改,曹珉终于如期完成了这件作品,心中倍感欣慰。

  这座天安门纸样模型随后被送往上海首展,并在全国各地巡回展览,屡获殊荣。其精湛绝伦的设计工艺,令每一位观赏者都赞不绝口。“每次我都亲自搬运这座天安门纸样模型,生怕它被损坏,因为只有我自己知道创作的艰辛。”在成功打造大型天安门纸样模型后,他与某基金会合作,设计出比例缩小的天安门模型,零件数量从1300个减少到四十余个,制作难度大幅降低,成为很好的红色美育教材。

  从2003年开始,曹珉便在策划实施一项大工程,他要做一套以人民军队发展史和国庆阅兵装备为背景的作品。从2003年开始策划,经过搜集公开资料、编写、计算、设计、制作、修改、定色等诸多步骤,如今作品制作进度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他说:“整个作品长度达81米,作品涉及海、陆、空等多兵种作战装备百余种,预计2026年全部完工,同时计划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曾担忧“数字时代传统手作如何延续生命力”的曹珉,在长虹公园的亲子工作坊找到了答案。去年他设立了18平方米纸艺亭,在这里,祖孙三代围坐制作汽车模型,孩子们举着成品欢呼,老人们抚着纸坦克追忆青春,这份触手可及的成就感,让冷清的手工重新有了温度。如今,女儿也成为这门技艺的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定期进中小学讲授纸样模的奥秘,女儿也有了几位徒弟,其中最年长的已逾花甲。曹珉在天津城建大学的非遗保护理论课上,下课铃响后学生们仍然埋头粘接零件,从平面图纸到立体模型的过程,让这些年轻人找到了新的乐趣。他说:“只要设计好步骤,每个零件都有它的位置,完成作品后大家都非常有成就感。”

  曹珉的纸艺之路始终与展会紧密相连,从天津本土展览到国际文化交流,那些陈列着坦克、楼阁的展台,总能吸引不同年龄层的人。孩子们咬着嘴唇比对零件,老人们扶着老花镜研读图纸,人们为完成一艘军舰纸模欢呼。这些此起彼伏的笑声,是曹珉坚持四十载的最大慰藉。

  对纸张的痴迷始于童年,母亲从服装厂带回的废纸板,是曹珉最早的画纸;攒下的硬币成了画汽车轮胎的圆规,邮票、奖状、扑克牌都是他的收藏对象。如今看着孙辈们在电子屏幕和纸样模间选择后者,他更确信传统手艺的生命力:“老祖宗传下的东西,既教孩子空间思维,又能把全家从手机里拉回来。”这位纸艺匠人常摸着不同克重的卡纸感慨:这些承载过童年幻想、中年事业、晚年传承的纸页,早已融入他的灵魂里。

 

  记者:张洁

  来源:《天津日报》(2025年4月8日 第10版)

 
 

扫一扫关注

天津民建微信公众号

 
  • 版权声明 | 天津民建网站所有刊载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联系地址 | 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团结大厦12、13层(300221)
  • 网站备案 | 津ICP备2023001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