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履行职能
自身建设
主题教育
会员风采
民建简介
  要闻动态 通知公告 基层组织 专门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 媒体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 >> 专题专栏 >>
 
全国政协委员张志军:建议在县域构建共享农产品加工中心
来源:天津民建网站    编辑:冯麟   2025-03-11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目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支持县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志军建议,在县域构建共享农产品加工中心,推动乡村振兴。

  张志军表示,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一个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转换阶段。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的增值环节,实现乡村产业的升级换代,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选择。“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产业模式,要找准发展路径。”

  对此,张志军提出,可以在县域范围内建设共享农产品加工中心。他认为,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这一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农产品加工环节分散、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既可降低中小企业设备投资成本,又可快速响应预制菜、功能性食品等新赛道需求。是破解农业加工环节短板的现实选择,也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张志军建议,可以通过试点示范、提质扩面及融合增效,提升加工率、三产融合比例,实现中小企业通过共享降低门槛、龙头企业获得稳定原料供应、农民收入大幅提升多赢局面。

  不过,在前期调研中,张志军发现,当前,建设共享农产品加工中心在投资运营、技术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张志军建议,根据区域农业特色,制定3—5年建设规划,明确加工中心区域布局、功能定位等;建立“政府+企业+农户”协同机制,分享加工利润;政府通过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引导社会资本合作,利用乡村振兴专项债、农业产业化基金、创新金融工具等方式多元化融资,分摊投资风险,实现降本增效;依托平台,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提升溢价能力;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农民和企业参与意愿。

  此外,张志军还表示,要强化技术赋能,实现农产品加工的智能化与绿色化升级;还可以引导现有的加工企业通过开放闲置产能盘活存量,共享设备,提升区域整体的农产品加工水平。

 

  记者:张道正

  来源:中国商报网

  

 
 

扫一扫关注

天津民建微信公众号

 
  • 版权声明 | 天津民建网站所有刊载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联系地址 | 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团结大厦12、13层(300221)
  • 网站备案 | 津ICP备2023001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