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履行职能
自身建设
主题教育
会员风采
民建简介
  要闻动态 通知公告 基层组织 专门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 媒体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民主建国会天津市委员会 >> 媒体报道 >>
 
《观点访问》:西青区基层委民营企业支部主委、天津爱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涌
来源:天津民建网站    编辑:冯麟   2024-11-25
 
 

第三十七期  西青区基层委民营企业支部主委、天津爱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涌

 

以下为本期节目的访谈实录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听《观点访问——对话民建企业家》。本专栏由天津新闻广播与民建天津市委会联合推出,民建会员企业云账户提供支持。每周日18:05至18:30,22:30至23:00,周一6:00至6:30,准时与您相约。我是主持人孙阳。

  主持人:今天我们邀请到民建西青基层委员会民营企业支部主委、天津爱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涌。常总您好!

  常涌:主持人好,各位朋友,大家好!

 

  不通公路、没有手机信号, 他挑战穿越“茶马古道”丙察察线

  主持人:民以食为天,现在常总正在经营一家餐饮管理公司,据我们了解,当年您是在高速公路有着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为什么要辞职创业?又怎么选择了餐饮这一赛道?

  常涌:我是一个喜欢自由的人,当时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工作,后来就决定辞职创业,几经创业,做过户外运动的职业领队,因为父辈是做餐饮的,后来偶然的机会就开始从事餐饮业了。餐饮业虽然说传统,但我觉得每一道菜更像一件匠人的艺术品,说传统其实并不传统,实际也在迭代更新,包括咱们饮食方式、饮食环境,都在改变,我更觉得更像是一个艺术的行为。

  主持人:您是咱们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创业之初,怎么想到要去做户外运动的职业领队呢?听起来还挺有挑战的。

  常涌:因为我从小在部队家庭长大,小时候父亲开车带着我去了很多地方,我一直对车比较感兴趣,不管是摩托车、自行车、汽车,我一直都很感兴趣。后来创业就开始做户外用品,当时做的最多的是自驾游。

  在路上结识了很多朋友,自然而然就经验丰富了,然后就逐步转到做纪录片的拍摄,具体就是做职业领队。当时拍了几部纪录片,我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很多事能放得下,也能拿得起来。那段时间是我过得最充实的时光。有理想,有梦想,还有情怀。

  主持人:常总在做职业领队、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去过很多人迹罕至的地方,从可可西里无人区,到过雄鹰都飞不过的川藏滇藏线,都留下了您的足迹。在此期间,您有哪些特别难忘的经历?

  常涌:2015年是我最后一次自驾去西藏,我们做了丙察察线的穿越,这条穿越路线至今公路也没有开通,当时我们24小时手机都没有信号,它是最原始的茶马古道,会途经两个比较危险的地方,一个叫大流沙,一个叫小流沙。

  据当地人介绍,每天上午要12点之前通过,12点以后最好别走了。不走的原因是会有流沙,就是全是石头子,过了中午气候变化以后,石头就开始往下掉,当地在公路两侧也搭起了临时的棚子,避免砸车。

  那次经历应该最难忘,因为我当时想之后就不再自驾去西藏了,这是唯一一条还没走过的路,所以最后把这条路挑战了。

  主持人:这么艰难的一条路,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危险?

  常涌:当时还好,在之前遇到过两次比较大的危险。川藏线分为317国道和318国道。当年在317国道上,晚上下着大雨,我们在赶路,遇到了泥石流和滑坡,确实非常危险。当天我没开车,是一位当地的藏族师傅在开车,由于他的经验不足,造成了当天把车停到了出现泥石流的最危险的地方。

  我坐在副驾,我就看着泥石流向我身边滑过来了,当时确实是特别害怕,我们立即下车把车往后推,推过去以后一直等着,后来有车来接我们,才脱离危险。还有一次就是走川藏线的318国道,因为318国道风景最好,那时我们也是做一个纪录片的拍摄,当时是刚从四川进入西藏,就开始下大雨,雨下得特别大,进入西藏的时间不长,就又遇到了这种泥石流滑坡,当天把我们冲到那儿就走不了了。

  当时砸了我们几辆车,正好是在一个隧道交替的地方,也有车辆经过,我们车也要过。那时正好隧道边上,有一块特别大的石头,在我们两辆车中间就砸下来了,基本占了公路的一半。石头砸下来以后,双向车就走不了了,但是确实还是赶得比较巧,就砸到了两辆车中间,否则,今天我就不能在这里接受采访了。

  其实当时我们也没想太多,后边的车拿对讲机喊,说快走,砸车了。因为刚开始下雨,泥石流刚过来,我觉得不会太大,但是当我们两个人就是我和我朋友在这车上正聊着天,突然一个大石头砸到前面,把我们也吓坏了。

  主持人:您这一路的经历,当职业领队、拍纪录片、越野穿越,一路走来,沉淀在您身边的好朋友真的都是过命之交吧?

  常涌:现在我们这些朋友也都还在联系,大家有最真诚的感情在里边,必定是一路相伴。包括有一些朋友到现在还说,“你看这地方,这是你当时救过我的位置。”这种情况其实特别多。一些好朋友,至今也还在说,“当年你在这儿救过我。”

  主持人:结合您丰富的户外经验,您对于准备自驾川藏线或前往西藏的户外爱好者,有什么经验性建议吗?比如:现在这个季节适合前往吗?怎么选择自驾路线比较好?对于身体条件有要求吗?是否需要提前服用红景天呢?

  冬季不适合去西藏了,空气中含氧量要低于春夏季,雪季路况复杂,部分地区也会采取交通管制。近期可以选择到云南四川或者广东福建去走一走。

  首次进藏建议选择川藏线318线或者滇藏线214线,也就是“川进青出”,指从川藏线进入,青藏线(109线)驶出。

  自驾前往西藏时,如遇极端天气,自然恶劣路况时,应及时将车辆找安全区停放切记远离弯道并避免急踩刹车,急打转向!

  其实,正常身体都是没问题的,大部分人心理反应更大。当然可以适当准备一些常备药品,预防感冒为主。

 

  机器人炒菜,能取代人类吗?

  主持人:如今常总从事的是餐饮管理公司,那么对标新质生产力,咱们的传统餐饮企业怎么能够更好地去拥抱新质生产力,如何通过科技赋能?

常涌:关于我们餐饮这块,现在也尝试一些智慧智能的生产加工过程、运营管理过程,其实也是为了减少成本。但目前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还需要探索,因为毕竟机器人炒菜、智能结算,食品称重、热量大卡,现在虽然都能做到,但可能还需要融入人的一些创意。尤其中餐烹饪,讲究很多,色香味、烹饪火候等,所以机器人在我们这个行业仅可替代简单的一些标准化产品,完全代替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其实餐饮行业,并不是简单地烹饪一道菜,我觉得很多时候是在制作一件艺术品,会体现一个厨师的技能、精神状态,就是说有些产品确实让人感觉又好看又好吃。

 

  呼伦贝尔大草原,缔结津蒙两地民建友好支部

  主持人:听说您今年夏天去了趟呼伦贝尔,当时是户外探险、征服自然,还是带着其他任务去的呢?

  常涌:这次没有探险,也没有征服自然,这次主要是代表我们民建西青基层委员会,代表我们民营企业支部,与民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总支的企业工作委员会缔结友好支部。我们也是为了加强两地交流。在我们民建有一句话叫“全国民建一家亲”。见了面以后,大家都非常亲切,感觉真的是家人一样。

  我们这次去除了带着咱们天津及天津西青区的企业家,与内蒙古呼伦贝尔的企业家进行交流之外,还把两地的产业、两地的地理优势以及文化都做了介绍,以寻求未来合作的机会,促进津蒙两地经济的发展。

  主持人:常总,您是哪年与民建结缘的?

  常涌:我是2017年第一次参加民建的活动,2019年正式加入民建大家庭的。我是民营企业从业者,也希望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希望有组织接纳我帮助我,这样我可以有归属感。

  主持人:很多民建企业家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谈到民建大家庭给自己的助力时,还是有一种特别激动和感恩的心情,可能您也是感同身受。

  常涌:是的。因为加入民建大家庭以后,确实民建的领导、民建的朋友,不管对我个人还是企业,帮助确实挺大。在前几年,疫情期间,我们在疫情防控一线,也是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当时民建的领导知道以后,第一时间赶到我们一线慰问调研,了解我们企业的困难,帮我们解决。这些年,一些最好的朋友也都是民建会员,我们之间从相识到相知,现在也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大家确实给了我很大帮助。

  主持人:这些年来,您也是力所能及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像在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甘肃积石山地震等灾害发生之后,您也都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常涌:甘肃发生地震时,我也是看新闻看到的,新闻上说起初当地缺棉衣、缺食品。我就用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民建甘肃省委会的公众号联系了我们民建当地的联系人,对接上以后,我们第一时间购买了大概200件大衣,然后发到甘肃的地震灾区。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尽的一份责任。

  主持人:结合这些年您创业奋斗的经历,您对于企业家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是不是越来越深了?

  常涌:是的,我觉得对于企业家来说,其实很简单,要利他要好善,不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我觉得人人都是服务员,一个人服务别人的热情和能力有多大,他人生的运气和成就就有多大。

  主持人:希望常总会有好运气,常伴在你的身边。再次感谢常总做客《观点访问——对话民建企业家》节目,希望未来我们能够采访到更多的民建企业家,进一步探讨大家对于企业家精神的感悟与理解。我是孙阳,代表节目监制朱旭、编辑孙颖,感谢朋友们的收听,每周日的18:05、22:30,周一6:00,我们继续和您相约天津新闻广播。

 
 

扫一扫关注

天津民建微信公众号

 
  • 版权声明 | 天津民建网站所有刊载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联系地址 | 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团结大厦12、13层(300221)
  • 网站备案 | 津ICP备2023001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