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民建北京市委会、民建天津市委会、民建河北省委会主办,民建北京市委会法制委员会、民建天津市委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民建河北省委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承办的“第十五届北京民建非公经济法治研讨会暨2023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市西城区太平金融中心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以“创新驱动、法治营商、协同发展”为主题,聚焦创新驱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营商环境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民建中央副主席、民建北京市委会主委司马红出席并致开幕辞,民建天津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贾瑞辉、民建河北省委会副主委胡世宁分别代表民建天津市委会和民建河北省委会致辞,民建北京市委会副主委李申虹、李莉、郭田勇、苏健,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党派处处长张猛出席会议。

司马红在开幕辞中指出,北京民建非公经济法治研讨会成功举办了十四届,从初期的探索与尝试逐步发展为一个结构完善、议题深入的经济法治论坛,已经成为了一个法律理论和实务界、经济界和企业家进行理论探讨、把脉问诊和实践分享的交流平台,成为北京民建反映社情民意的建言渠道和参政议政的特色品牌。本次研讨会首次由民建北京市委会、天津市委会、河北省委会共同举办,这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民建优势,共同推进京津冀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落实举措。
司马红对广大民建会员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坚定发展信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要加强对企业家会员的思想引领和政策宣讲,深入推进“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引导企业家会员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进程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全球化遭遇逆流的情况下,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持续创新,促进发展,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共同富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二是发挥特色优势,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积极建言献策。民建作为主要由经济界人士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组成的参政党,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优势,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就优化营商环境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会员企业实地走访,多与企业家会员交流座谈,通过政党协商、政协协商等制度化途径,积极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主动将社会服务运用于建言献策中,为会员企业和企业家会员反映问题、协调解决困难、传递组织关怀。三是要加强三地协同,共同促进京津冀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加强三地民建组织和会员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产业链与创新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引导会员企业助力区域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投身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引领促进三地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把京津冀地区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贡献民建的智慧和力量。

贾瑞辉在致辞中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为三地民建组织履行职能提出了新要求、新使命。他说,协同发展是重大历史性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创新驱动是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应鼓励广大民营企业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共同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胡世宁在致辞中指出本届北京民建非公经济法治研讨会暨2023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议是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民建组织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创新是引领协同发展的第一动力。希望本次研讨会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作出新贡献。
研讨会上,还进行了以“协同发展之创新驱动”“协同发展之法治营商”为主题的嘉宾演讲,以及主题为“京津冀非公经济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的圆桌对话。

民建中央法制委委员、民建天津市委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刘中流主持主题演讲第一单元。

民建天津市委会财政金融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东丽分中心主任盖根路作题为《京津冀社会保险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的主题演讲。(张琳)
|